如何制作传统名茶都匀毛尖

新闻资讯

2017/10/21

    都匀,位于贵州省南部,那里的土壤疏松湿润、土酸性或微酸性,内含大量的铁质和磷酸盐,十分适合茶树的生长。都匀盛产的毛尖位列贵州的三大名茶之一,也是中国的十大名茶之一。


都匀毛尖


都匀毛尖,在明代时称作“鱼钩茶”、“雀舌茶”,当时被列为敬献朝廷的贡品。它自清明亲厚开采,茶叶最佳。那是如何制作这都匀毛尖的呢?

都匀毛尖的炒制工艺,主要分为杀青、揉捻、搓团提毫、干燥四道工序。那在炒制之前,它的采摘标准也是十分严格的。采摘的茶叶必须为一芽一叶初展,长度不能超过2厘米。采回的茶叶还要经过精心的挑选,把不符合要求的鱼叶、叶片及杂质去除,再摊放一至两小时后表面水分蒸干才可炒制。接下来就正是进入炒制过程:

1、杀青   锅温需达到120-140℃,投放的茶叶量为500-700克,以抖为主的抖闷方式进行双手翻炒,一定要做到抖得散、翻得匀、杀得透。叶质柔软、清香透露时即可进行揉捻工序。

2、揉捻   毛尖茶揉捻较为特别,揉捻时间较长、用力重,这也是形成毛尖茶味浓的原因之一。锅温需70℃左右,采用单手把揉,用力将茶叶左右推揉成条,让细胞充分破碎,茶叶达五成干即可。

3、搓团提毫   锅温50-60℃,将茶叶握在掌中合掌旋搓,搓成茶团,抖散炒,反复数次至七成干度,改用双手捧茶,压搓茶条,边搓边炒,搓至白毫竖起,茶叶约八成至九成干时,降低锅温(50℃ 以下),将茶叶薄摊锅中炒至足干。 炒干时作轻巧翻炒动作,使茶叶里外干度一致,增进香气。

    这样炒制的都匀毛尖,干茶绿中带黄,汤色绿中透黄,叶底绿中显黄。都匀毛尖“三绿三黄”的特点,滋味醇厚、回味甘甜、有独特浓厚的蜂蜜香,丝毫不逊色与龙井碧螺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