茶的历史几乎跟中国文明一样悠久,数千年发展,早已是中国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。茶馆从最早的茶摊,发展到现在,已经成为了大家的日常休闲场所,代表着我国传统地文化特色。那么,中国茶馆的发展历史是怎样的呢?
茶馆还有其他的名称,如茶楼、茶亭、茶肆、茶坊、茶寮、茶社、茶室、茶屋、茶居、茶邸、茶房等等。茶馆的这些名称各谓各异,但内容却大同小异,也都可以通称为茶馆。中国茶馆的发展历史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:
一、茶馆的萌芽
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,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在晋代;据《广陵耆老传》中记载:“晋元帝时有老姥,每日独提一器茗,往市鬻之,市人竞买。”也就是说,当时已有人将茶水作为商品到集市进行买卖了。不过这还属于流动摊贩,不能称为“茶馆”。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。
二、茶馆的兴盛
茶馆的兴盛在宋代,那是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;自京城至各州县,到处设有茶坊。北宋建都汴梁后,城内的几条繁华街巷都设有茶坊。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中的汴梁城就有茶坊饮茶的画面。
三、茶馆普及
元代茶馆业是由宋至明的过渡时期,到明时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品茶之风更盛,清代茶馆业已经发展到一个鼎盛阶段;
四、茶馆衰微
近代百年,中国经历了战争、贫困和一些非常特殊时期,茶馆也一度衰微。
五、茶馆的复兴
新中国成立后,随着经济发展、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,社会全面进步,文化及生活方式的多元化发展,出现了对茶馆需求的呼声。1988年北京老舍茶馆正式开业,这可以看做是中国现代茶馆开始全面复兴的一个标志。
可见中国茶馆的悠久历史,到了现在,大家仍然喜欢在茶馆品茶,欣赏茶艺、交流茶经等等,我国各地的茶馆如雨后春笋,迅速发展。以上就是小编的相关分享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!了解更多茶叶知识,欢迎访问华祥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