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很多的泡茶指导中,会说:茶无好坏,适口为珍。或者说泡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来,不需要拘泥于冲泡方法,可浓可淡。如果你想真正把一杯茶泡好,品味其中的美好风味的话,是需要掌握冲泡方法的。掌握冲泡方法最大的好处,就是可以找到属于自己喜欢的口感,不至于每次泡的味道都差别很大。将茶泡的好喝,其实就是用一些技巧,规避这个茶的缺点,发挥它的优点。今天华祥苑茗茶小编先给大家介绍,一杯茶的浓度标准如何寻找。
一杯茶的浓淡,需要标准
每个人对茶叶浓淡的接受程度都不一样,但大部分人一定都会聚集在一个浓度的区间。这个意思就像做菜,大家对盐的咸味,从全国来看一定会有一个合理范围,这个范围的味道被大多数人接受,只有相对少部分人是清淡或者浓重口味。
在全国,乃至国际评茶标准中,被广泛认可的浓度是1.5%~2%,这个是茶和水的比例,比如一个盖碗的容量是150毫升,那么就需要放2~3克茶左右。然后用热水浸泡5~6分钟,这时茶中可以溶解的物质已经基本溶在水里,浓度就是专业评茶的浓度,也是大部分人可以接受的茶叶浓度。当然这么复杂的数字,怎么在实际中应用呢?
大杯浸泡
比如大家喝绿茶通常是用一个玻璃杯浸泡,大概350毫升,就可以放5~6克茶。有条件的情况下就借助电子秤,没有的话,用手直接抓取大概就是2~3撮。如果是铁观音这样比较紧实的,20粒左右就好。然后浸泡5~6分钟,就可以品尝了,这就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标准浓度。如果你觉得口感浓了、淡了,都可以基于这个标准增加、减少几片茶叶。
盖碗/茶壶工夫茶
当大家用盖碗泡茶,比如大红袍,喝法是快速反复冲泡多次,出汤比较快,不像绿茶一般浸泡着喝,这时候就需要增加茶叶的量,维持我们说的标准浓度。一般冲泡大红袍,放茶叶的量是8克左右,大概占盖碗容量的一半多一点,热水泡40~50秒就可以出汤了,这个方式正常可以冲泡5~6次。如果是质量比较高、内含物丰富的茶,可以冲泡到10次以上。
当然,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,要观察茶叶老嫩,并且熟悉不同茶类的冲泡水温。茶叶比较粗老的情况下,可以浸泡时间久一点。在需要仔细品味一杯茶的香气、滋味的时候,对泡茶的那个人就会有一定的考验,如果随便怎么泡都行,那还谈什么品茶呢?茶的浓度因人而异,却也有共同之处,找到那个适合大多数人的浓度,就建立了一个标准。具体有变数,就在这个标准上微调,做到喝茶有道。小编的分享就到这边了,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,欢迎访问我们华祥苑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