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“千两茶”

新闻资讯

2020/03/31

  千两茶,也称花卷茶,是黑茶的一种,以每支(卷/根)茶叶净含量合老秤的一千两而得名,曾经是安化边江刘姓家庭不外传的神秘茶品。千两茶的制作历史并不短暂,它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,被誉为“茶文化的经典,茶叶历史的浓缩,茶中的极品”,可以说其声誉之盛,是不亚于当今大行其道的普洱茶。如今,千两茶已经被冠以“世界茶王”之称,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,也是商人与收藏者青睐的珍品,被喻为“中华茶文化的化身”。那么,这个“千两茶”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?

千两茶

  话说这名字的由来,还与这茶在历史中的演进有关。据说,在道光元年以前,这茶叶的原料买卖大多是踩捆成包,以利运输,不过最初的茶叶大小和重量都不一,后来在买卖中,逐渐统一为圆柱形,重约老秤的10斤,人们便称为“百两茶”。到了清同治年间,晋商“三和公”茶号在“百两茶”的基础上增加重量,用棕与篾捆压成圆柱形,圆柱长约166.5厘米,圆周56厘米。每支净重1000两,故世称为“千两茶”。至此以后,“百两茶”“千两茶”的名头就一直沿用下来。


  千两茶的价格十分昂贵,这不仅是由于产量稀少的原因,还因为生产工艺的复杂性。它需要二十三道工序,而且其工艺的特殊性不在于“制”而在于“炼”。怎么说呢?千两茶的制作工序全部由手工完成,全程共二十三道工序,不但技术要求高,而且劳动强度大。


  首先,原料需要通过“七星灶”的烘焙,这是第一“炼”;其次,是七人小组踩制法,这是千两茶加工工艺的核心,也就是凝七人之阳刚,绞杠司压,抽篾紧篓;最后,是千两茶自然晾制的过程,这需要七七四十九天,且不入烘房,而置于露天晾棚。就这样经日晒夜露(不能淋雨),在自然条件催化下,由缓慢发酵至自然干燥,形成一支独具奇效,越放越神的千两茶。这样奇特的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
  千两茶的功效很多。据悉,饮用千两茶,可以消滞去腻,并久放不溲。而且新鲜的千两茶有一种“霸气”,涤烦闷,扫腥膻,非凡茶可比;陈年茶醇酽隽永,可对付一般的肠胃毛病,善饮者将其开卷敞放一段时间,待其“睡醒”再畅饮,有琼浆玉液之妙。同时,千两茶也是海外游子治疗水土不服的常备饮品。因此,如今的千两茶已经远销海外,尤其是东南亚、韩国、日本各国。小编的分享就到这边了,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,欢迎访问我们华祥苑哦!

华祥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