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多茶友、投资者的选择成了对紫砂壶的收藏上面,如果你也想加入这群爱好者中间,首先得明确关于紫砂壶是如何分类的。
1.年代
紫砂壶的新老之分,可以从年代上来看。至于老壶,它的涵盖面是很广泛的。上到明清古壶、民国近代壶,下到合作社壶、“文革”壶,回流壶壶龄10年左右也叫老壶了。有的壶友会把买回家还没有用过的壶称作新壶,而在壶商眼里刚上架的壶才是新壶。
2.流派
紫砂壶的文野之分,就是从流派上来看的。在工艺美术分类中,紫砂一直被定位为“民间工艺”。如果深入历史的长河中,你会发现紫砂壶艺是一直并行文野两路的。受主流文化影响,文人紫砂演化为如今的名家紫砂,而无名艺人所制乡胚壶、民间壶处于乡野状态,被忽视甚而蔑视。但这些都不必奇怪,相反这种分化丰富了紫砂壶文化。
3.材质
紫砂泥料的优劣之分,是看它的材质。紫砂是宜兴特有的粉砂质沉积岩,含有少量的云母和金属化合物,烧成后才有“双气孔”结构。那些用杂砂甚至陶土加入凝石剂调制浆泥,是没法用紫砂壶特有的拍身筒与镶身筒成型,只能灌浆或手拉而成,也可以说那样的已不属于手工紫砂壶的范畴了。
4.市场
紫砂壶的粗精之分,还得走进市场来分析。所谓的大路货就是粗的,商品壶作为日用消费品,几十元的就算是纯料真工,也属成本低、技术差的那类。真正的玩家常把几百元的壶也归入商品壶,是因为这些壶是民间工匠借模具成型,流水线式大量复制,只具备使用价值而已。相反,精品壶就不一样了,有半手工和全手工制作之分,但制作出来的就是名家壶。
5.名头
紫砂壶的高下之分,就是看名头。“名人效应”在名家壶中作用显著,这就掀起又一种狂潮——陶艺家们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地入册晋级。相关的名誉称号有很多,什么国家级、省级大师,什么紫砂名人、高工,又或者一些工艺师、助工等,最基础的要数工艺员和新秀了。这些证书大多都是名副其实的,名家的作品给人的而感觉确实不太一样,也值得好好珍藏。
紫砂壶是一种艺术品,但它还有着泡茶沏水的立身之本。收藏名壶,不是只摆放在柜台上,更组要的而是精心养护,消而不废,等到时间到了定会养出包浆,呈现珠圆玉润的美感。
收藏紫砂壶,除凭借锲而不舍和机缘巧得,更得益于高深的艺术眼光,你是否也在一边学习一边静候这样的机缘呢?想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,欢迎访问华祥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