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地处在亚热带和温带地区为主,长江以北产茶相对比较少,南方大部分省区均有生产茶叶。沿海的福建、台湾、浙江、广东、广西等,内陆的云南、安徽、江西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等省区均有产茶。按照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,大致可划分为四大茶区。下面华祥苑茗茶小编就来说一说我国的四大茶叶产区。
江南茶区
江南茶区的区域范围在长江以南,包括浙江、湖南、江西等省和皖南、苏南、鄂南等地,为中国茶叶主要产区,年产量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2/3。
江南茶区大多处于低丘、低山地区,也有海拔在1000米以上的高山。
这些地区气候四季分明,年平均气温为15℃-18℃,冬季气温一般在-8℃。年降水量1400毫米-1600毫米,春夏季雨水最多,占全年降水量的60%-80%,秋季干旱。茶区土壤主要为红壤,部分为黄壤或棕壤,少数为冲积壤,种植的茶树基本为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,还有很少一部分的小乔木型中叶种和大叶种,适宜制作绿茶、花茶和乌龙茶等。
生产的主要茶类有绿茶、红茶、黑茶、花茶以及品质各异的特种名茶,诸如西湖龙井、黄山毛峰、洞庭碧螺春、君山银针、庐山云雾等。
江北茶区
江北茶区的区域范围位于长江以北,秦岭淮河以南及山东沂河以东部分地区,包括甘肃南部、陕西南部、河南南部、山东东南部和湖北北部、安徽北部、江苏北部,是我国最北的茶区。
江北茶区地形较复杂,降水量偏少,一般年降水量在1000毫升以下,个别地方更少。整个茶区四季降水不均,夏季多而冬季少,土壤多为黄棕土,部分茶区为棕壤,还有不少土壤酸碱度偏高。与其它茶区相比,江北茶区气温低,积温少,茶树新梢生长期短,年平均极端低气温-10℃左右,个别地区可达-15℃,容易造成茶树严重冻害,因此必须采取防冻措施。
江北茶区的茶树品种主要是抗寒性较强的灌木型中叶种和小叶种,如信阳群体种、紫阳种、祁门种、黄山种、龙井系列品种等。生产的茶类品种主要为绿茶,如信阳毛尖、六安瓜片、雪青茶等。
华南茶区
华南茶区位于中国南部,包括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台湾、海南等省(自治区),为中国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。
华南茶区的水热资源丰富,高温多湿,整个茶区年平均气温19-22℃,全年平均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,但冬季降水量偏低,容易形成旱季。部分被森林覆盖下的茶园,土壤肥沃,有机质含量高,很适合茶树的生长,全区大多为赤红壤,部分为黄壤。近年来,不少地区由于植被破坏,使土壤理化性状不断趋于恶化。
华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资源极其丰富,主要为乔木型和灌木型等各种类型的茶树品种,茶资源极为丰富,生产红茶、乌龙茶、花茶、白茶和六堡茶等,所产大叶种红碎茶茶汤浓度较大。生产的茶类品种主要为凤凰水仙、铁观音、六堡茶、高山乌龙、冻顶乌龙等。
西南茶区
西南茶区位于中国西南部,包括云南、贵州、四川三省以及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等地,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,是茶树的原产地。
西南茶区地形复杂,地势较高,大部分茶区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原,属于高原茶区,也有部分茶区分布在盆地。整个茶区土壤类型较多,在云南中北部多为赤红壤、山地红壤和棕壤,重庆、四川、贵州及西藏东南部则以黄壤为主。西南茶区各地气候变化大,年平均气温15-18℃,年降水量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,雾多,对茶树的生长十分有利。
西南茶区的茶树品种资源十分丰富,栽培的茶树也多,乔木型大叶种和小乔木型、灌木型中小叶品种都有。茶树品种资源丰富,生产红茶、绿茶、沱茶、紧压茶和普洱茶等。生产的茶类品种主要为云南普洱茶、永川秀芽、贵定云雾茶、康砖、方包茶等。
以上就是我国茶叶四大产区在哪里并且都产什么茶叶的分享,想要了解更多茶叶知识,欢迎访问华祥苑。